刘志宇 教授、副院长、国重室副主任 海洋与地球学院

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 获得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青年科技奖”; 为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第 160 工作组成员。在海洋混合基础理论、能量学及动力机理等方面取得若干突破,相关成果在GRL、JPO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6篇,受到高度评价与广泛引用。

林宏阳 副教授 海洋与地球学院

研究方向:沿岸海平面时空变化机制与动力重构、海洋亚中尺度动力学、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

邓强 副教授 海洋与地球学院

研究方向:大气与海洋中的数值模拟、海洋中尺度涡旋、机器学习算法在海洋领域的应用。

白晓林 南强青年拔尖人才 副教授 海洋与地球学院

研究方向:非线性内波、多尺度相互作用、物理-生态耦合过程。

研究内容

机器学习算法在海洋气候模式次网格参数化方案开发、海洋卫星高度计数据推断海表流场、在海洋表层遥感数据进行海洋内波预警与海洋数据压缩、三维结构重建等方面中的应用

研究成果

刘志宇教授领衔的77779193永利官网动力海洋学研究组,从观测数据到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出发,以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为基础,致力于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的机理解释与预测预报。在海洋混合基础理论、能量学及动力机理等方面取得若干突破:1.提出了层化剪切流动的“边缘不稳定”概念,建立了可量化背景湍流作用的流动稳定性分析方法,为海洋混合基础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揭示了潮能经由内孤立波浅化裂变为高频内波的串级通道,构建了由低模态内潮能量诊断量化边缘海潮混合的方法,为开发基于能量约束的混合参数化方案奠定了重要的物理学基础;3.提出了海洋多尺度运动的动力分解理论,建立了波浪-湍流分离新方法,揭示了低纬度大洋跃层混合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参数化方案,为开发复杂动力背景下混合参数化方案奠定了关键方法基础。近五年在JPO、GRL、L&O Letters 等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所提出的新理论与新概念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于海洋动力学与流体力学研究,所发展的混合参数化方案显著提升了海洋预报的精度,为海洋防灾减灾与国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

招生要求

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统计学等相关专业。数学、物理基础扎实。

招生联系老师及联系邮箱:邓强,qdeng@xmu.edu.cn

Baidu
sogou